close

最近看到一封轉信,標題是子曰:「眾善之,必查焉;眾惡之,必查焉。」內容是關於澳洲人費力二十年的冤獄,對這個故事寫個人感想的人不知是何許人也,他寫道:「有一天,我們也許就像故事中的人,以累積的私心之罪,換來雙手的血腥」。


你認罪嗎?

不。


「我們每個人都有私人的理由不給他公正的評斷」他說。
事實不總是如此。
什麼是公正?
就像Fahrenheit 9/11裡說的我們以為我們知道,事實上我們並不知道。
李燕在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中指出了關鍵的一點:「"真實性"是沒有一個恒定的評判標準的。紀錄片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所謂真實,只不過是創作者在當時的特定條件下感知到的真實而已」。


「如果被評斷的是我們所喜愛的人,十有八九會為他挺身而出,為他辯解」他說。
不總是因為表現忠心,而是基於友誼的信任。
我們相信朋友,因為我們了解他,所以相信他的為人與人格。
當"罪證確鑿"時,還剩下多少朋友願意相信長年相處時累積出的信任?
如果你是The fugitive中Dr. Kimble (Harrison Ford)的朋友
你的立場會是?
如何判斷是幫兇還是幫助朋友還其清白?


正義如此,道德亦是。


在義正言辭的悍衛正義或道德之前
要先確認你真正在悍衛的究竟是什麼?
Fahrenheit 9/11裡你會看到
政客的高談闊論,大談全球正義與解放他國人民的自由
你還會看到
不知為何而戰的年輕臉孔
以及
自責為誤以為的光榮而痛失愛子向上天吶喊的母親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逸雲-遁去的一 的頭像
    逸雲-遁去的一

    逸雲~遁去的一

    逸雲-遁去的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